![]() 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包括主控核心板,所述的主控核心板,包括控制电路板和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U1,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RS485接口、RS232接口、网口和USB接口,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光耦信号输入模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前端控制功能与数据处理功能完全从上位机中剥离出来,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效率、稳定性及识别响应速度,降低安装维护难度和成本费用,并用于跨地域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遥感、遥视、遥测,全面支持站点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全自动运行。 公开号:CN214335501U 申请号:CN202023222690.5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赐龙 申请人:Fuzhou Kejie Electronic Scales Co ltd; IPC主号:G05B19-04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 [n0002] 近几年来,物联网、大数据发展越发迅猛,物联网汽车衡技术也将成为汽车衡领域的趋势,而传统控制器无法连接物联网网络和跨地域操控。 [n0003] 目前汽车衡控制系统采用前端设备+PLC控制柜+485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控制PC的集成方式,由于PLC是串行通信,且由于衡器和磅房距离远需要通过485服务器进行转发,前端控制过程完全由控制PC进行处理,数据交互速度慢,无法充分满足高峰期现场车辆称重需求。 [n0004] 而随着功能单元的增加、物联网卡的开发,汽车衡控制系统软件也出现如下问题:上位机软件功能越加繁多、软件开发难度增大、软件出错概率增加、后期软件维护成本增加。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将前端控制功能与数据处理功能完全从上位机中剥离出来,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效率、稳定性及识别响应速度,降低安装维护难度和成本费用,并用于跨地域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遥感、遥视、遥测,全面支持站点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全自动运行。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n0007] 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包括主控核心板,所述的主控核心板,包括控制电路板和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U1,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RS485接口、RS232接口、网口和USB接口,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接收前端设备的光耦信号的光耦信号输入模组,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向前端设备传送控制信号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n0008] 优选地,所述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包括芯片U51,所述的芯片U51的8号端串联电阻R115与发光二极管LED110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51的6号端连接电阻R1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7的一端与三极管Q110的基极,所述的电阻R11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1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1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50的一端、二极管D50的正极与电容C110的一端,所述的继电器K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0的负极、电容C110的另一端和直流电源I;所述光耦信号输入模组包括芯片U52,所述的芯片U52的8号端串联电阻R114和发光二极管LED11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52的9号端分别连接电阻R11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U50的5号端,所述的电阻R113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II,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4号端接地,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1号端串联电阻R112后连接输入端子INPUT1+,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2号端连接输入端子INPUT1-,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6号端串联电阻R111后接地;所述的控制芯片U1的MIN1端连接芯片U52的6号端,所述的控制芯片U1的MOUT1端连接芯片U51的5号端与芯片U51的9号端。 [n0009]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1采用NUC120RD2BN芯片,所述的芯片U51和所述的芯片U52均采用74HC14D芯片,所述的继电器K50采用SRD-12DC-SL-C继电器,所述的光耦芯片U50采用4N25光耦芯片。 [n0010]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I为12V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II为5V直流电源。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n0012] 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光耦信号输入模组接收输入信号,如:红外光栅、地感信号等,将其传输给主控核心板,判断车辆上下衡情况。 [n0013]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主控核心板的逻辑判断,正确输出控制信号给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操控前端设备动作,如:道闸开关、红绿灯切换等。 [n0014] 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RS485接口和RS232接口接收前端串口设备的数据,如:读卡器、仪表、大屏幕等,将其传输给系统主控核心板并进行全面及时的处理分析,并传输给上位机,取消了传统使用的串口服务器,增加了设备的多样性、减少了整套衡器成本。 [n0015] 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网口及USB接口与上位机、服务器、监视设备等网络设备交互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系统主控核心板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传输量大、快。 [n0016] 5.本实用新型将前端控制功能与数据处理功能完全从上位机中剥离出来,大大减轻了上位机软件的繁杂程度,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效率、稳定性及识别响应速度,降低安装维护难度和成本费用。 [n0017] 6.本实用新型配备了云监控平台所需的数据接口以及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客户可跨地域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遥感、遥视、遥测,全面支持站点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全自动运行。 [n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芯片U1、光耦信号输入模组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的电路连接图。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参照图1-2,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包括主控核心板,所述的主控核心板,包括控制电路板和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U1,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RS485接口、RS232接口、网口和USB接口,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接收前端设备的光耦信号的光耦信号输入模组,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向前端设备传送控制信号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n0023] 具体的,所述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包括芯片U51,所述的芯片U51的8号端串联电阻R115与发光二极管LED110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51的6号端连接电阻R1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7的一端与三极管Q110的基极,所述的电阻R11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1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1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50的一端、二极管D50的正极与电容C110的一端,所述的继电器K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0的负极、电容C110的另一端和直流电源I;所述光耦信号输入模组包括芯片U52,所述的芯片U52的8号端串联电阻R114和发光二极管LED11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52的9号端分别连接电阻R11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U50的5号端,所述的电阻R113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II,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4号端接地,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1号端串联电阻R112后连接输入端子INPUT1+,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2号端连接输入端子INPUT1-,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6号端串联电阻R111后接地;所述的控制芯片U1的MIN1端连接芯片U52的6号端,所述的控制芯片U1的MOUT1端连接芯片U51的5号端与芯片U51的9号端。 [n0024]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采用NUC120RD2BN芯片,所述的芯片U51和所述的芯片U52均采用74HC14D芯片,所述的继电器K50采用SRD-12DC-SL-C继电器,所述的光耦芯片U50采用4N25光耦芯片。 [n0025] 其中,所述直流电源I为12V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II为5V直流电源。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光耦信号输入模组接收输入信号,如:红外光栅、地感信号等,将其传输给主控核心板,判断车辆上下衡情况。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主控核心板的逻辑判断,正确输出控制信号给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操控前端设备动作,如:道闸开关、红绿灯切换等。 [n0028]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RS485接口和RS232接口接收前端串口设备的数据,如:读卡器、仪表、大屏幕等,将其传输给系统主控核心板并进行全面及时的处理分析,并传输给上位机,取消了传统使用的串口服务器,增加了设备的多样性、减少了整套衡器成本。 [n0029]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网口及USB接口与上位机、服务器、监视设备等网络设备交互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系统主控核心板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传输量大、快。 [n0030] 本实用新型将前端控制功能与数据处理功能完全从上位机中剥离出来,大大减轻了上位机软件的繁杂程度,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效率、稳定性及识别响应速度,降低安装维护难度和成本费用。 [n0031] 本实用新型配备了云监控平台所需的数据接口以及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客户可跨地域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遥感、遥视、遥测,全面支持站点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全自动运行。 [n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其特征是:包括主控核心板,所述的主控核心板,包括控制电路板和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U1,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RS485接口、RS232接口、网口和USB接口,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接收前端设备的光耦信号的光耦信号输入模组,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向前端设备传送控制信号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所述的主控核心板连接有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模组包括芯片U51,所述的芯片U51的8号端串联电阻R115与发光二极管LED110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51的6号端连接电阻R1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7的一端与三极管Q110的基极,所述的电阻R11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1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1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50的一端、二极管D50的正极与电容C110的一端,所述的继电器K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0的负极、电容C110的另一端和直流电源I; 所述光耦信号输入模组包括芯片U52,所述的芯片U52的8号端串联电阻R114和发光二极管LED11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52的9号端分别连接电阻R11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U50的5号端,所述的电阻R113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II,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4号端接地,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1号端串联电阻R112后连接输入端子INPUT1+,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2号端连接输入端子INPUT1-,所述的光耦芯片U50的6号端串联电阻R111后接地; 所述的控制芯片U1的MIN1端连接芯片U52的6号端,所述的控制芯片U1的MOUT1端连接芯片U51的5号端与芯片U51的9号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芯片U1采用NUC120RD2BN芯片,所述的芯片U51和所述的芯片U52均采用74HC14D芯片,所述的继电器K50采用SRD-12DC-SL-C继电器,所述的光耦芯片U50采用4N25光耦芯片。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直流电源I为12V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II为5V直流电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4210513B|2016-06-01|列车接近远程预警方法及其系统 CN109450704B|2021-08-06|一种即插即用智能配变终端及配电数据通信系统 CN103065448B|2016-03-16|水表远程抄表方法及系统 CN102496258A|2012-06-13|物联网智能电能表及其管理系统 CN202587030U|2012-12-05|一种基于gprs的光伏发电远程监控装置 CN103019188B|2018-03-16|基于物联网的水塔水位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35501U|2021-10-01|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 CN201662884U|2010-12-01|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无线监测系统 CN102621978A|2012-08-01|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下线检测系统 CN203455940U|2014-02-26|智能燃气表 CN2760772Y|2006-02-22|无线电池管理装置 CN206193811U|2017-05-24|一种电梯维保流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CN101267425A|2008-09-17|用于动力环境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板间接口通讯协议 CN203422840U|2014-02-05|水表远程抄表系统 CN205666954U|2016-10-26|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交换监控系统 CN208739146U|2019-04-12|一种应答器报文写入装置 CN201876938U|2011-06-22|分体式单相ic卡电能表 CN201360355Y|2009-12-09|一种无线传输装置 CN203689122U|2014-07-02|一种基于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系统 CN208028936U|2018-10-30|调度数据网系统 CN203376012U|2014-01-01|智能水表 CN210295397U|2020-04-10|一种物联网信号转换装置 CN212828425U|2021-03-30|一种列车运行监测系统 CN214627037U|2021-11-05|基于视频驱动节点及物理信息融合的物联网运行维护系统 CN213186139U|2021-05-11|一种总线通讯电路及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2-02-08|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2022-02-08|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Address after: 350000 Building 1, No. 33, Majiang Road, Mawei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the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Fuzhou Ke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No. 33, Kuai'an Majiang Road, Mawei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ZHOU KEJIE ELECTRONIC SCALES Co.,Ltd. |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22690.5U|CN214335501U|2020-12-28|2020-12-28|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CN202023222690.5U| CN214335501U|2020-12-28|2020-12-28|一种物联网汽车衡控制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